乌兰察布中心医院

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的前身是1950年在固阳成立的乌兰察布盟医疗队,1953年与集宁区平地泉医院合并为乌兰察布盟医院。2005年7月,医院正式更名为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,集医疗康复、体检急救之大成,融教学科研、预防保健于一体。六十多年艰难探索,几代人执着奋斗,让医院不断与时俱进、华丽转身。2016年4月19日,医院被评为“三级甲等医院”。先后荣膺全国职工之家、全国巾帼文明岗、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、全国院务公开先进示范单位和全国百姓放心百佳示范医院,是包头医学院附属医院和内蒙古医科大学教学医院。与北京同仁医院、中日友好医院呼吸内科、北京肿瘤医院、积水潭医院、安贞医院、望京医院、天津市环湖医院、郑州大学第一附院等上级医院建立技术协作关系。通过开展医疗帮扶和技术协作工作,与北京301医院建立了远程会诊,与郑州大学第一附院建立内窥镜技术专科联盟,与内蒙古人民医院建立“联盟医院”,与内蒙古人民医院呼吸内科、泌尿科建立医学医联体,与内蒙古妇幼保健院妇科、产科、儿科建立医联体专科联盟,并于2017年6月正式挂牌成为包头医学院临床医院。

  近年来,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锐意开拓、生机勃发,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、新发展。2008年8月,医院20层智能型综合住院大楼投入运行,2013年底,医院新门诊大楼投入运行,全新升级的诊疗环境,实现了几代人的夙愿,顺应了老百姓的需求,为乌兰察布崛起了一座现代化的医疗新坐标。

   目前,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占地面积3.1万平方米,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,开放床位1150张。 医院年门急诊量约50万余人次,年出院病人约3.8万人次,年手术约1.3万台次,正以旗舰姿态担负起地区大型医疗综合体的荣耀使命。

近年来,医院加强国际合作,邀请美、德、意、澳专家讲学,开展技术交流,还多次向非洲国家派遣了援外医学专家。

  科技兴院是医院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推动力量。以教学、科研带动医疗技术和医疗人才的更新和可持续发展,以医疗反哺、求证于教学、科研,这是医院目前已渐趋形成的医教研三位一体建设平台。

医疗设备建设坚持高精尖引进、高标准配置、高效率使用的原则,拥有1.5T核磁共振、64排CT、单光子放射断层扫描装置(SPECT)、直线加速器、双向数字平板心血管照影机、乳腺钼鈀X线机、数字胃肠机、数字X线机(DR)、数字口腔全景机、眼科激光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、眼底照相机、眼科A/B超、多台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、电子胃镜、结肠镜、腹腔镜、胆道镜、体外碎石机、骨密度检测仪、检验科全套高端设备、先进康复器材、高压氧舱等大中型医疗设备,为医院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。

  医疗质量和医疗水平始终是我院工作的核心和生命线,近年来,医院围绕解决人民群众健康的需求,不断加大科技投入,培育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和学科带头人。医院学科齐全,设有临床48个,医技科室23个,其中康复医学科是自治区内的重点学科,并享有很高的知名度。同时,医院所开展的心外手术、腹腔镜、宫腔镜、泌尿微创等手术及心、脑血管病的急救治疗、康复等均走在了自治区前列。

为深入贯彻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精神,便民、惠民、利民,医院推出一系列创新服务举措,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,有效缓解了群众“看病难、看病贵”。

  医院全面开展电话预约、网络预约和现场预约诊疗服务,为患者挂号看病提供方便。全面实行门诊看病“一卡通”、简化就医环节,缩短等候时间,及时更新出诊专家一览表,强化“无假日门诊”品牌,深入建立“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模式”。

  医院各科室在夯实基础护理的同时,努力提升专科护理水平,向专业化、个性化、精细化发展。提供安全、到位的护理专业技术服务,促进护理内涵质量的提高,加大护理人才建设,拥有高级职称护理人员30多人。

医院打造“崇德尚术、助危抚困”的文化理念,坚持“精微厚德”的办院精神,做当地群众的“健康守护者”,与部分旗县医院建立医联体,与社区建立“社区名医工作室”,在打造名副其实的“平民”医院、谋划自身发展的同时,千方百计地对旗县医院进行对口帮扶,履行公益职责。托管了前旗医院、兴和医院,合作帮扶商都医院,技术帮扶西苏旗医院、奈曼旗医院、中旗医院等。积极承担内蒙古地区“西部贫困家庭疝气儿童手术康复计划”、“内蒙古农牧区儿童先心病免费手术”、“先心病儿童术前筛查”等诸多公益项目。

  新起点、新征程、新气象,面对未来,我们充满信心,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将以蓬勃的朝气,昂扬的斗志、奋发的精神,坚定信念、乘风破浪,努力向着“一流技术、一流设施、一流管理、一流服务”的现代化大型区域性医疗中心,奋勇前进。


主办: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•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
地址: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昭乌达路42号
技术支持:麦克奥迪(厦门)医疗诊断系统有限公司